生产有机肥粉剂颗粒需要哪些设备?(有机肥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图)
生产有机肥粉剂和颗粒需要综合考虑原料选择、设备配置及工艺流程优化。以下是详细的解答,涵盖原料、设备及生产流程,同时附上工艺流程图说明:
一、原料选择
有机肥原料以有机废弃物为主,需满足腐熟、无害化处理,常见原料包括:
基础原料
畜禽粪便(鸡粪、牛粪、猪粪等):高氮源,需脱水至水分≤60%。
作物秸秆(玉米秆、稻草):碳源,粉碎至3-5cm后使用。
餐厨垃圾:需油脂分离和粉碎预处理。
菌渣(食用菌废料):含木质素,需调节C/N比(25:1~30:1)。
腐殖酸:提高肥效,添加量5%~10%。
辅料
微生物菌剂(EM菌、枯草芽孢杆菌):发酵加速剂,添加量0.1%~0.3%。
矿物添加剂(磷矿粉、钾长石):补充中微量元素。
pH调节剂(石灰、石膏):控制pH 6.5~8.0。
预处理设备
脱水机(螺旋挤压式):处理粪便至水分≤60%。
粉碎机(锤片式):秸秆粉碎至3-5mm。
发酵系统
槽式翻抛机(配曝气系统):发酵周期15-20天,温度55-70℃。
加工设备
链式粉碎机:二次粉碎至80-100目。
滚筒筛分机(20目筛网):去除未腐熟杂质。
双轴混合机:均匀混合菌剂及添加剂。
包装设备
自动定量包装机(精度±0.5kg)。
造粒系统
圆盘造粒机(倾角45-55°,转速12-18r/min):适用于粘性物料。
转鼓造粒机: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。
后处理设备
回转式干燥机(热风温度80-120℃):水分降至≤15%。
冷却机(逆流冷却塔):颗粒温度降至室温。
抛圆机(可选):提高颗粒圆整度。
筛分与包膜
振动筛分机(分级4-6mm合格颗粒)。
包膜机(涂覆防结块剂)。
原料预处理 → 混合调配(C/N比) → 好氧发酵(翻抛+曝气) → 粉碎 → 筛分 → 添加菌剂 → 混合 → 包装
关键参数:发酵温度≥55℃持续5天,腐熟度(种子发芽率≥80%)。
粉剂原料 → 混合调质(水分40%-50%) → 造粒 → 干燥 → 冷却 → 筛分 → 包膜 → 包装
造粒控制:圆盘造粒需添加粘结剂(如膨润土2%-5%);干燥温度≤120℃避免养分损失。
环保要求
发酵废气通过生物滤塔处理(去除NH₃、H₂S)。
废水循环用于原料湿度调节。
质量控制
成品检测:有机质≥45%(NY 525-2021标准),重金属(砷≤15mg/kg)。
成本优化
使用太阳能发酵棚减少干燥能耗。
秸秆与粪便比例6:4可降低原料成本。
通过合理选配原料与设备,并优化工艺参数,可实现高效、低成本的有机肥生产,同时满足环保与质量标准。
【声明】文章及视频来自于互联网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如有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联系我们,邮箱:xfl365@brzh.cn,我们会尽快进行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